吴敬中有没有发现就是“峨眉峰”?如果我们细看吴敬中的履历,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问:吴敬中(原名吴景中)早期是我党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非常谋略,学习期间还被“格别乌(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,存续时间为1923年7月至1934年7月,比克格勃早多了,吴敬中是1925年去的莫斯科)”选去进行过政保特训,与吴敬中一同入选的,还有沈醉的姐夫余乐醒——余乐醒是军统特工专家,同时也是叛徒:余乐醒在旅欧支部与谁平级,参加南昌起义时的级别有多高,笔者还真有点不敢说。
以吴敬中的特工经验,别说是只在青浦特训班学了一个月的余则成(青浦班只办了一个月,是准备给别动总队培养营连级指挥员的),就是“军统六哥”跟吴敬中比心眼儿,也会甘拜下风。
在谈论对余则成是否出现误判之前,我们首先要强调一点:吴敬中也是潜伏者的可能性不大,但不是一点都没有,比如曾在军统局本部当过行动处少将处长的程一鸣,他要不公开身份,谁知道他在军统潜伏了那么多年???
吴敬中的精明老练,表现在不为福先不为祸始,他就是揭穿了余则成的“峨眉峰”身份也捞不到半点好处——余则成是他从戴笠那里“要”来的,而且不只是天津站,整个军统(保密局),谁不知道余则成是吴敬中最得意的门生、最信任的心腹?余则成暴露,吴敬中首先就得担一个用人失察的罪名,丢掉站长宝座是必然的,搞不好就得脱了军装去砍甘蔗。
吴敬中不是没有发现余则成就是峨眉峰,但是却决不能让马奎和李涯去抓峨眉峰余则成,这不是绕口令,而是护官符:马奎是的人,李涯“在南京有朋友”,他们抓住峨眉峰肯定会大做文章,没准还会给吴敬中戴上一顶“雪山”的帽子,说他“独照峨眉峰”。
吴敬中和郑介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同学,郑介民和毛人凤在争当军统(保密局)局长的时候掐得死去活来,毛人凤为了打击郑介民,也不会饶过吴敬中——天津解放前吴敬中弃职出逃,刚到南京就被毛人凤逮了起来,要不是尼古拉小蒋说情,老吴那次就真的完了。
抛开史料不谈,咱们只聊余则成与吴敬中的关系:吴敬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在评估余则成的时候,吴敬中至少有“三失”,其一就是他认为余则成是可以“转变”的。
吴敬中是贪图高官厚禄才转换阵营,他以己度人,认为即使余则成真是峨眉峰,也不是不可以被金条熏晕的。
吴敬中做事不小气,给部下分房子置家具从不吝啬非常谋略,在自己大捞特捞吃肥肉的时候,也没少“让利”给余则成,站长太太梅姐送给翠平那根金条,余则成也知道其中大有深意。
在吴敬中看来,没有人能抵抗金条美钞的诱惑,他自己不能,就认为余则成也不能,而且余则成在吴敬中眼里,也是个贪财的小财迷,却不知道余则成把那些玉镯洋烟洋酒换成金条的目的,是为了给游击队多买一些枪支弹药。
吴敬中对余则成的第二个误判,来自余则成那句话:“效忠党国,首先要效忠长官。”
余则成这句话的深层含义,就是感情高于立场,这让吴敬中产生了错觉:余则成这个人重情重义,他即使是峨眉峰,也不会做出太伤害我的事情。
其实吴敬中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,因为不管斗争多么残酷,人性和人情都不会泯灭,尤其是在那种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谍报战线,谁是红是白,也只是在一念之间,比如《风筝》中的,他是人人得而诛之、恨不能将其食肉寝皮的“鬼子六”,还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“风筝”,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。
同样道理,“影子韩冰”也没少抓军统特务,她最后承认自己是影子的时候,那番倾诉也是动人心弦。
韩冰最后没有毒杀郑耀先,郑耀先也没有活捉韩冰,这说明在最后一科,他们之间的感情战胜了理智和纪律以及使命,吴敬中当然也寄希望于余则成看在多年的情分上,对他可能手下留情——万一吴敬中跑不掉被抓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,也能多一个送温暖的。
吴敬中的第三个误判,就是他认为不抓峨眉峰将来有大用: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这场仗再打个一年半载就结束了,而输的肯定是老蒋,往后过日子得靠做生意,有余则成这个“峨眉峰”在,吴敬中就可能左右逢源两头通吃。
双面间谍,多面间谍,吴敬中见得多了,而且国共两家原本就在北伐和抗战时期有过合作,所以他和余则成“第三次合作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吴敬中眼里只有玉座金佛和斯蒂庞克、金条美钞,他才不会区分摆在一起的两根金条哪根高尚哪根龌龊,只要余则成能帮他赚钱,别说是峨眉峰,就是珠穆朗玛峰,他也会“视而不见”。
也正是出于这三个“误判”,吴敬中先是把“峨眉峰”的帽子戴在马奎头上,后来又在李涯掌握真凭实据的时候王顾左右而言他,一句“所信者听也,而听尤不可信”,就把录音带事件翻篇了。
老吴什么都知道,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,有人说吴敬中这三个“误判”并不是真的失误,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选择。
不管怎么说,吴敬中和余则成之间,梅姐和翠平之间,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感情甚至亲情的:翠平帮着梅姐打马奎的老婆周根娣,那是动了真怒的,吴敬中怒斥翠平,也真没把翠平当外人。
不管多高明的特工,首先他都是一个人,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感情,郑耀先和韩冰尚且不能把铁打的神经绷到最后,就更别说吴敬中和余则成了。
我们说吴敬中出现了误判,吴敬中可能也在笑我们不通透,我们看《潜伏》比看《风筝》有意思,就是因为《潜伏》中包括李涯马奎陆桥山在内,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,而不完全是阴险歹毒的杀戮机器。
英雄也有泪,无情未必真豪杰。吴敬中的“误判”,看起来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老特务精打细算,但是我们往深里想一想,就会发现吴敬中那喜怒不形于色的方脸背后,还藏着几个熟悉的影子。
不管吴敬中是“误判”还是“精算”,他都没有揭穿余则成的真实身份,这就给读者诸君留下了几个比较深刻也比较有意思的问题:在您看来,吴敬中是什么时候发现余则成就是峨眉峰的?如果您是吴敬中,在发现余则成就是峨眉峰后,又会如何处理?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