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宝玲的医学梦与军旅初心荣立通
1950年春天,景宝玲怀揣着梦想踏入了西北军医大学的大门,成为了新一届军医学员中的一员。开学第一天,她与其他新生一同参加了学校的开学典礼。院长在讲话中庄严而热情地强调了军医的责任与使命——不仅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,还要守护战士们的生命安全。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景宝玲,激励她坚定了自己报效国家、投身军旅的决心。
从小,景宝玲便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,成绩优异,家务活也做得得心应手。父母一直以她为骄傲,期望她能走上医疗行业的稳定道路,在大城市的医院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,治病救人,过上平凡而幸福的生活。然而,景宝玲心中有着不同的理想。她早在入学之前,就悄悄报了名参军,完全没有告知父母。她明白,这条路充满着艰险与不确定性,因此决定瞒着父母,毅然踏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。
展开剩余83%刚入伍,景宝玲便迎来了严格的新兵训练。每天清晨五点起床,她和战友们在操场上列队训练,学习如何站军姿,如何走队列,还接受了战地医疗的基础培训。整个部队生活一切都紧张而忙碌,但景宝玲却始终保持着乐观,尽管训练非常艰苦,她从未有过丝毫抱怨。
直到入伍一周后,景宝玲才寄出了她的第一封家书。在信中,她简洁明了地告诉父母自己的参军情况,解释了为什么一直没有告知家里。她在信末特别叮嘱父母不要过于担心,自己会照顾好自己。这封信一寄到家,父母震惊不已。他们原本以为女儿将来会在医院里过上平静的生活,却没想到她会选择走上如此危险的军医之路。尽管信中景宝玲字里行间表现得轻松,但父母明白,那个年代的战火并未完全熄灭,尤其是南部边疆,仍然笼罩在战斗的阴影下。
四野战士到一线牺牲
景宝玲被分配到一五七野战医院荣立通,开始了她紧张而充实的前线医疗工作。这家医院并不像传统医院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,而是随着部队的行动而不断迁移,条件极其艰苦。伤员经常需要急救,手术台只是简陋的木板,甚至有时候只能在帐篷里工作。景宝玲负责的任务非常多,除了清理伤口、协助军医做手术外,还需要整理医疗器材,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她具备高度的敏捷性和专注力。
尤其在激烈的战斗中,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快速反应,彼此间形成默契的合作。某次,一名战士被炮弹碎片击中腹部,情况危急,景宝玲和同事们立刻将伤员抬进手术帐篷。她根据医嘱为伤员注射麻药,迅速止血,并在手术中紧张地配合医生。最终,伤员成功脱险,景宝玲和战友们也为自己的工作感到一丝自豪。
随着战斗形势的变化,野战医院也不断变换位置,有时需要穿越丛林、忍受高温和蚊虫的侵扰,有时甚至在敌人炮火的威胁下开展工作。在这种情况下,景宝玲表现得沉着冷静,学会了如何迅速判断伤员的情况,合理安排医疗资源,确保高强度手术不出差错。
1955年,景宝玲接到了调往河南的命令。这次调动的任务依旧是为一线部队提供医疗支持,然而河南的环境更加复杂,部队常常需要隐蔽行军,医疗队也只能在隐秘的地方搭建临时医院。就在这一年,景宝玲在一次紧急任务中英勇牺牲,年仅23岁。
寻找英烈的坟墓
景宝玲的牺牲让家人痛不欲生,但由于任务的特殊性,部队并没有透露她的具体安葬地点。家人只能接到简单的通知,得知她光荣牺牲的消息。为了纪念女儿,景宝玲的父母每年都会在清明节时祭拜她,寄托心中的哀思。然而,多年来,他们始终未能找到女儿的墓地。随着岁月流逝,父母的身体逐渐衰弱,临终前他们一再叮嘱景宝龙,一定要为姐姐找到她的墓地,完成他们未尽的心愿。
景宝龙虽年幼时对姐姐的记忆模糊,但听父母讲述的故事却让他对姐姐的英勇品质深感敬佩。在父母去世后,景宝龙决定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,开始了漫长的寻墓之路。几十年来,他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求助,查阅烈士名录与部队档案,然而由于战争的特殊环境,寻找过程困难重重。尽管如此,景宝龙从未放弃。
2019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,景宝龙偶然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中的景宝玲笑容灿烂,身穿军装。他将这张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,并配文表达对姑姑的怀念。令人惊讶的是,就在同一天,一位朋友看到他的朋友圈后,想起了自己曾看到过一条信息——漯河烈士陵园正在开展“帮英雄找家人”的活动。令人惊喜的是,其中一位烈士的名字正是景宝玲。
景宝龙立刻联系了漯河烈士陵园,并通过工作人员确认,烈士陵园里的景宝玲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姐姐。得知这一消息,家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终于有了结果,经过多次核对,确认无误后,他们终于找到了景宝玲的安息之地。
老战士的忠诚与怀念
景宝龙站在姐姐的墓前,双手颤抖地摸着墓碑上的名字,泪水不禁涌上眼眶,忍不住跪倒在地,额头紧贴着冰冷的石碑,低声喃喃:“姐姐,我终于找到你了……”此时,家人想要扶起他,但他轻轻推开他们,似乎想多停留一会儿。手里紧握的白菊花,是他精心挑选来祭奠姐姐的花束。六十多年的思念和遗憾,终于在这一刻得到释放。
在墓碑前,景宝龙得知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战士——张辉,每年都会来此祭拜景宝玲。张辉的头发已是白发苍苍,背微微佝偻,手杖紧握,但他那依旧坚毅的目光,让景宝龙感到深深的敬意。张辉回忆起与景宝玲在一五七野战医院时的点点滴滴,二人在工作中熟悉,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张辉的爱情朴实无华,却也真挚动人。遗憾的是,战争没有等到他们的未来,景宝玲为保护战友牺牲,而张辉痛苦地追忆这一切,心中始终未曾放下这份深深的遗憾。
张辉每年都会为景宝玲送花,讲述生活中的点滴,仿佛她依然陪伴在身边。这段跨越岁月的忠诚与怀念,也将永远铭刻在那些曾并肩作战的人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